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2年后,25岁的阿汤决定放弃50万的年薪,回四川老家种地。
虽然一般来说,到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,很少有人愿意放弃一份体面的白领工作,回到农田里搞种植——这个工作听起来又穷又苦。
阿汤的父母也这么觉得。他们极力反对阿汤回乡,对外和街坊邻居说,他只是回来远程办公,做一段时间自媒体。
(相关资料图)
但阿汤很坚定,做农业不是一时头脑发热。很久以前,他就热衷于帮人解决问题。进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也是出于这个信念。
渐渐他发现互联网卷得要命,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,很难有更多尝试的机会。
他想开辟一个新的行业,做一些颠覆性的事情。 农业就是他的下一个战场,这里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 他在B站开了一个自媒体账号,叫 @新农人阿汤 。
阿汤非常了解这一点,因为他家就在做水果产业。但种了这么多年,始终赚不到什么钱。问题出在哪里?
就这样,阿汤辞职回乡,立志要为猕猴桃园解决这个问题。
“丢脸”
一直以来,我都是个科技爱好者。
从初中开始,我就喜欢乔布斯、罗永浩,特别想学习软硬件,所以大学时就选择了计算机专业。
2018年毕业后,我先去了一家做硬件的公司,后来又去了成都一家互联网大厂做产品经理,开发软件功能。
刚入职时我非常兴奋,觉得终于能在这里发挥我的创造力了。我的第一个任务是从0到1搭建一个招聘系统,大概用了一年多时间,这个系统成功跑起来了。我的绩效非常高,第一年就拿到了14个月的年终奖,相当于成都一套房的首付了。
但之后我渐渐开始觉得没有意思了。系统搭建起来,之后的工作就是日常维护了。就像修一条高速公路,把它搭建起来了,剩下的工作可能就是个维护工,这里坏了补一下,那里出了问题补一下。
因为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已经非常成熟,任产品再怎么升级迭代,上升空间非常有限。
很多产品经理的工作都开始朝偏运营的方向发展了,大家找不到新的点子,只能瞎卷功能,设置一堆规则,把软件越弄越复杂。
那时Leader给我分配的很多任务我都觉得没什么意思,总想去做一些颠覆性的东西。 但是这两年,互联网不会给我们这些新人更多尝试的机会了。我想要去一个全新的行业里解决更大的问题。
转向什么行业呢?
我考虑过人工智能这种非常高精尖的行业,那些行业都要花很长时间做技术积累才能入门。但农业不一样——我家乡就在四川蒲江,以水果产业为主,盛产红心猕猴桃、耙耙柑、爱媛果冻橙。
阿汤家乡的特产猕猴桃
我在镇上长大,家里人都是做农业的,从小开始我做的事都会跟水果搭上点关系。
比如,出去吃个饭就能听大人唠叨两句最近农业上的问题;周末回家先去家里的果园逛一逛;大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我就回家乡帮忙采摘,卖点猕猴桃。
一直以来,我都在被动地接受一些行业信息,耳濡目染,多少听了点门道。近几年家乡的农业发展态势比较好,也有政策扶持,但是收益一直不好。像我妈的小果园种爱媛橙,虽然水果品质很好,但还是卖不出去,这里面存在不少问题。
我在网上寻找一些农业相关报告,想初步了解一下这个行业,但是没找到什么能参考的,连新闻都很少。
既然如此,我不如亲自入局,回家乡干农业,这样就能接收到大量的一手信息。
于是去年8月,我跟领导提出辞职。同事们都非常羡慕我,他们也觉得互联网行业很卷,听说我要去做农业都很支持我,还说等我做出一点成绩可以合伙呢。
但是我爸妈的态度就不一样了,他们对整件事情都非常反对。
在他们的印象里,回乡做农业还是个丢脸的事,我要是天天种地,整个人生都完了。
我一辞职回家,他们就天天在耳边骂我,说我给他们丢脸,还让我千万不要告诉街坊邻居我回来种地了,要说是因为疫情远程办公,才在家里面待着。
对外,我爸妈也在掩盖我回乡务农这件事。我在农场里帮闲,我妈就和街坊邻居说,这是我的兼职,拍拍视频、探索新媒体。
阿汤在家乡的小路上
我刚回来时花20万买了个车,因为在农村公共交通不发达,没有车什么事情都搞不定。我爸妈好面子,原本想买一个更好点的车,然后告诉乡亲们车是公司配给我的。
这场家庭战争持续了很久很久。和我爸妈类似,最开始网友也不太认可我。
一开始,我把回乡务农的经历剪成视频发在B站上,想找到一些同样有从事农业想法的年轻人和他们交流一下。
刚发出前两个视频,有不少网友夸赞我的勇气,给我加油,鼓励我去做想做的事情,还有想跟我合作探讨农业的,也用他们家乡的农业发展情况举例子,给我提建议。
但也有不少网友反驳我,质疑我是“农二代”要回去继承家业的。其实不是,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小镇家庭。
还有说我一拍脑门做决定,“想得太简单,根本不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”。
阿汤在果园考察
实现水果的标准化
回家乡前我就在想,我们的水果产业要如何改进。我们蒲江的猕猴桃,最早就是学新西兰的技术,新西兰有很成功的水果品牌——佳沛猕猴桃。
大概2012年时,我家也弄了个果园做猕猴桃,周边有不少人都在种,但是一直到今天规模也非常小,没做起来。
从品种上讲,四川的红心猕猴桃基因是不输佳沛的,很甜、也耐储存,但问题就在于它种的千奇百怪,有好有坏的,每个果园的味道都不一样。
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,如果要做品牌,就一定要实现产品的标准化。 水果也是一样,不能今天吃到这个味道,明天吃到另一个味道。
我希望依照产品经理的经验,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出一个水果品牌,对标佳沛。
一开始,我想先回去找一个合作商,帮他们做好品控。比如说我可以制定统一的水果标准,通过机器或者人工分选,给水果分级,保证销售的果子都符合要求。
但后来我就发现我想得太简单了。
阿汤拍摄村民分拣耙耙柑
回村后,我拜访了不少企业,请教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农业前辈。农业领域还是通过熟人社会来维系的,这段时间下来我到处吃饭,忙了一圈打点关系,但对于我的想法,他们还是比较保守,不是很支持。
更重要的是,实际走访了一些果园,我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——家乡的农业还处于粗放化管理的状态,种植的果子质量参差不齐,90%的果园都达不到我的标准。
举个例子,之前我帮村里的小农户卖耙耙柑,考察了不少于100个果园,分别给他们做了评级,就发现不同的果园之间虽然是同一个品种的水果,但是味道差别很大。
比如第一个果园它可能很甜,但水分没那么足;第二个果园水分足,味道就相对淡一点点;第三个果园甜度和水分都够,但又缺少一些层次,特别寡淡。
起初,这些果子在电商渠道销售的差评率可能有20%,在我们筛选过一波后降到了5%。但5%也是个问题,它注定这批水果的口味很难变得稳定。
所以,我在淘宝上销售这些水果,大家的反馈褒贬不一。有人觉得好,有人觉得不好,还有人第一次买是好评,第二次买就和上次不一样了。
这样一批水果,肯定是做不了品牌的。所以我还是要回到种植环节,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, 比如什么时期做什么事情,如何根据土壤情况来特定地向树体补充营养、如何调整土壤酸碱度、有机质、微生物菌群等,把这些数据量化,最终才能让每个果子的品质都达到一百分。
因此,我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果园,从0到1试验出一套标准化的方法。
阿汤在果园
一点点推动改变
第一年,我投入了200万,其中贷款了50万,大部分钱用于流转果园和基础设施建设。
我妈本来有一个200亩的果园,有4个合伙人,但是他们的管理非常粗放,种出的猕猴桃品质很不好,最开始我不太想要她的果园。
但是后来我搜罗了一圈能流转的果园,也没找到特别合适的,好果园基本都不会卖,能卖的也是天价。 如果要买一个差果园重新整修,不如买下我妈这个果园,从头到尾打点一遍。
正好,我妈的4个合伙人种了十年猕猴桃,一直处于不赚不赔的处境,也不想再种了,我就花50万买下了所有股份。
拿下果园后,我花了3个月,雇了56个村友一起,彻头彻尾改造了一遍。一开始果园光秃秃的,像一只秃鸡,我们拔掉了上百棵母猪藤,砍掉了那些救不活的树,又挖了新的沟渠,补充有机菌肥,改造过后的田地规整了很多。
改造前vs改造后
我还买了一本《植物与营养学》,开始研究科学种植猕猴桃的方法。不过农业并不像一个互联网产品,每周都发版,可以在上面做大量的实验。 农业一年只成熟一次,很难一直试来试去。
所以第一年,我没有给自己设立太高的目标,先把所有的流程过一遍,明年再针对我的果园做一些优化。
打理自己果园的同时,我也帮村子里做了不少助农项目,一点点实践我的想法。
我家还有一小块闲置的土地。在2017年县里引入爱媛橙后,我妈开始种爱媛,但是因为产量小,采购商不愿意来收,会恶意压低价格。我妈气不过,每年成熟的时候都自己出去摆地摊卖货。
阿汤的妈妈
正好我回来助农,尝试通过B站的途径帮她卖货。我在B站上发了一个“助什么农!我助我妈!”的视频,展示了我妈的小果园爱媛橙的品相,讲了小果园的种植优势,并把链接附在了评论区。
结果,一次性卖出了4000斤爱媛橙,解决了我妈的烦恼。她很开心,也对我助农的事改观了。
今年2月,我也在尝试帮民乐村的小果农带货。我发现我们村里很多小农户果园位置分散、产量也少,和我妈的小果园一样面临采购商压价的问题。
阿汤帮小果农带货
我联合村委,通过互联网工具建立了村里的种植信息库,把小果园聚集起来统一对接给采购商。村民们确实能增收,都很乐意合作。这次助农项目很成功,压低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,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正反馈。
现在,我妈对我的态度改变了很多,觉得这么做农业好像也不错。
比如我助农、拍视频做新媒体, 这些都和她认知中的农业不一样,我是有一些方法论的,不是回来就躺平的人。
阿汤在村里助农
今年9月等我自己的果园成熟了,就可以有新的收入用于投入。我预计3-5年里应该能开始盈利吧。
虽然做品牌还是任重道远,这件事我到现在也不是特别有信心。但我相信农业里是存在很多机会的,我还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可以实践,比如有机种植、生态种植、农业信息平台,即便做不到100%,能做到80%也是很好的。
从小到大,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。我喜欢去探索那些我不熟悉的领域,也因此,我喜欢去挑战新的行业,帮它变得更好。
就像我在成为产品经理前,写在简历里的一句话—— “我喜欢帮人们解决问题。”
而农业就是我触手可及的,从小接触到大的主要领域。现在就是我助推它改变的时候了。
标签: